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評鑑
一、IEP期末檢討是針對IEP執行面討論,IEP評鑑則是從更專業角度評量IEP,從設計的架構、執行的合法性、教學品質、內容份量均衡、書寫邏輯……等向度探討IEP的品質。
二、IEP評鑑的內容大致可包含下列六項:
(一)完整性:是否具備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所規範的IEP十大要素
(二)合法性:IEP擬定、執行與檢討是否依特殊教育法所規範之時程與精神落實
(三)適切性:IEP設計是否能兼具學生興趣以及能力
(四)均衡性:IEP內容分項書寫是否能兼具每個項目,而不有所偏頗,目標的設定是否兼顧認知、技能、情意向度。
(五)一致性:IEP的內容是否前後文流暢並合乎邏輯
(六)有效性:教學是否與IEP結合,學生是否因IEP而受益
實例一 個別化教育計畫評鑑表 (學習障礙資源手冊,民93)
此評鑑表分成五大向度評鑑IEP,每一向度佔20%。
一、完整性:根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所規範的IEP內容一一檢核。
十大項目,每個項目的評分由低到高(0~2),未具備之向度評0分,具備但不完善者評1
分,具備且內容書寫完整之項目評2分。總分為20分。若需說明之處,每一個項目後面有空白處可以加以說明。
二、適切性:根據適性教育之精神,評量教師訂定的教育目標是否符合學生需求。
檢核教師訂定的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目前的需求,檢核分數1~20,等級由劣到優,最後再
加註說明。
三、一致性:學年與學期目標是否一致。
學期目標是否由學年目標發展而來,環環相扣,兼具邏輯性與層次性。
四、均衡性:依據布魯納目標模式(認知、情意、技能三向度),檢核教師訂定目標是否均衡。
由領域/科目或項目的教育目標檢核是否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大向度。
五、有效性:檢核教學是否和IEP結合,學生是否在教師指導與協助下逐步達成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由領域/科目或項目中學期目標達成狀況評分,可分成未達成、部分達成、完全達成,根
據實際狀況加以勾選,最後再評分。
實例二 個別化教育計畫評鑑表 (鈕文英,民92)
此份評鑑表主要分成四大檢核指標,採用簡易是非勾選方式評分。最後分項檢核指標中統計是、非的題數,如需補充,可在說明處加以備註。
一、IEP的完整性:
是否具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中所規範的IEP十大要素。
二、IEP擬定、執行、評鑑的合法性:
根據特殊教育法中規定,是否合乎特殊教育法之精神。
三、IEP擬定、執行、評鑑的有效性:
整份IEP設計後,教師是否能確實執行IEP擬定的項目,執行成果是否有效。
四、IEP要素的適宜性、均衡性、內部一致性:
(一)適宜性:此份IEP擬定後是否真正符合學生需求
(二)均衡性:IEP的內容是否兼顧認知、技能、情意三向度。
(三)內部一致性:IEP中相關的內容是否合乎邏輯、前後一致。
個別化教育方案 評鑑表 甲式
學校名稱
|
|
學生姓名
|
|
年級
|
|
性別
|
|
設計者
|
|
檢核者
|
|
檢核日期
|
|
項目
|
內容
|
檢核分數
|
理由
|
0
(未具備)
|
1
(部分具備
|
2
(詳備)
|
完整性
(20%)
|
1.能力現況
|
|
|
|
|
2.家庭狀況
|
|
|
|
|
3.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之影響
|
|
|
|
|
4.評量方式
|
|
|
|
|
5.行政支援與處理方式
|
|
|
|
|
6.學年(期)教育目標
|
|
|
|
|
7.相關服務
|
|
|
|
|
8.參與普通班之時間與項目
|
|
|
|
|
9.學期目標評量日期與標準
|
|
|
|
|
10.轉銜服務
|
|
|
|
|
項目
|
內容
|
檢核分數
|
理由
|
1~5
|
6~10
|
11~15
|
16~20
|
(劣)
|
(普通)
|
(良)
|
(優)
|
適切性
(20%)
|
學年學期目標契合學生能力及需求
|
|
|
|
|
|
一致性
(20%)
|
各學科/領域之學年學期目標相符合
|
|
|
|
|
學科/領域
|
學年學期目標符合程度
|
不符合
|
尚可
|
極符合
|
|
|
|
|
|
|
|
|
|
|
|
|
|
|
|
|
均衡性
(20%)
|
學期目標涵括認知、技能、情意等各學習層面
|
|
|
|
|
學科/領域
|
教學目標
|
認知
|
情意
|
技能
|
|
|
|
|
|
|
|
|
|
|
|
|
有效性
(20%)
|
學期目標之總結性評量結果
|
|
|
|
|
學科/領域
|
學期目標達到標準程度
|
不詳/
未達成
|
部分
達成
|
完全
達成
|
|
|
|
|
|
|
|
|
總分: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學習障礙資源手冊,民93)
個別化教育計畫評鑑表 乙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鈕文英
學校名稱:____________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IEP擬訂者:___________ 檢核訪視者:__________ 檢核日期:__________
A.個別化教育計畫要素的完整性
|
是 否
|
說明
|
1.是否包括學生現況描述?
|
□ □
|
|
2.是否包括學生家庭發展史狀況描述?
|
□ □
|
|
3.是否包括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之影響?
|
□ □
|
|
4.是否包括特殊教育之項目?
|
□ □
|
|
5.是否包括相關服務之項目?
|
□ □
|
|
6.是否包括學生能參與普通(班)之時間及項目?
|
□ □
|
|
7.是否包括轉銜服務內容?
|
□ □
|
|
8.是否包括學生因行為問題而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及處理方式?
|
□ □
|
|
9.是否包括實施此計畫的預定期限(起迄時間)?
|
□ □
|
|
10.是否包括學年教育目標或長期目標?
|
□ □
|
|
11.是否包括學期教育目標或短期目標?
|
□ □
|
|
12.是否包括針對教育目標,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
|
□ □
|
|
13.是否包括教育目標之評量標準?
|
□ □
|
|
14.是否包括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
|
□ □
|
|
B.個別化教育計畫擬訂、執行和評鑑的合法性
|
是 否
|
說明
|
1.是否有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
|
□ □
|
|
2.是否運用專業團隊合作的方式擬訂?
|
□ □
|
|
3.家長是否有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擬訂?
|
□ □
|
|
4.是否於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
|
□ □
|
|
5.是否每學期至少檢討一次?
|
□ □
|
|
C.個別化教育計畫擬訂、執行和評鑑的有效性
|
是 否
|
說明
|
1.是否與教學作結合?
|
□ □
|
|
2.學生是否達成預定的長短期目標?
|
□ □
|
(達成情形如何)
|
D.個別化教育計畫要素的適宜性、均衡性、和內部一致性:
|
是 否
|
說明
|
1.評量計畫中所反映的學生現況描述,是否和最初轉介的原因有關?
|
□ □
|
|
2.現況描述的敘述是否具體明確?
|
□ □
|
|
3.長期目標是否依據評量資料中的學生需求或現況描述而訂?
|
□ □
|
|
4.目標是否含蓋了認知、情意、和技能三方面?
|
□ □
|
|
5.短期目標是否邏輯地衍生自長期目標?
|
□ □
|
|
6.短期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需定或具有功能性?
|
□ □
|
|
7.每項短期目標是否至少包含學生行為和學習結果的描述?
|
□ □
|
|
8.目標是否從學生的角度來撰寫?
|
□ □
|
|
9.短期目標是否只有一個學習結果?
|
□ □
|
|
10.每項短期目標是否具體明確?
|
□ □
|
|
11.評量標準是否適合學生的需求和能力?
|
□ □
|
|
12.評量標準是否具體明確?
|
□ □
|
|
13.評量方法是否適合學生?
|
□ □
|
|
14.所提供的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是否能達成長期目標及短期目標?
|
□ □
|
|
15.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預定的起訖日期是否能讓學生平穩地轉銜至下一個安置?
|
□ □
|
|
◎ 計分
檢 核 指 標
|
題項
|
是
|
否
|
說明
|
個別化教育計畫要素的完整性
|
A1-14
|
|
|
|
個別化教育計畫擬訂、執行和評鑑的合法性
|
B1-5
|
|
|
|
個別化教育計畫擬訂、執從和評鑑有效性
|
C1-2
|
|
|
|
個別化教育計畫要素的適宜性、均衡性、和內部一致性
|
D1-15
|
|
|
|
(資料來源:個別化教育計劃之擬定,鈕文英,民92)